来源:中公网校
发布时间:2017-01-04
一、 什么是“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简洁生动有趣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就是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
二、 试讲环节中的导入有何作用
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而在面试试讲的过程中,导入就相当于你整堂课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吸引考官的注意力,如何能调动起考官的“学习兴趣”同样也是导入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试讲的时间通常很短,一般在10-20分钟。但是不管时间长短,导入环节都不能缺失,它是整堂试讲的开始。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导入环节完整的、精彩的、有效的表现出来。能够吸引考官的注意力,那就肯定会得到考官的认可。同时,针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群体都有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种在面试试讲中最常用的导入方式。
三、 常用的导入方式
1、温故知新导入法:顾名思义,温故知新导入法是一种联系已学知识,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式。它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法,许多有过授课经验的老师都会下意识的使用这一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好它。
一方面,温故知新法一定要有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点每个人都能做到,比如某数学老师上课最喜欢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平行四边形。”虽然知识间是有联系的,但是这位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将这种联系表现出来,我们需要让学生思考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另外,一定要体现出启发性。知识点不能全由教师口述出来,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们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置疑问,比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性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把长方形的两条边分别向一侧拉伸,我么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呢?大家思考思考,动笔画画。”
2、设置情境导入法:设置情境法是运用最广泛,例如音乐导入,视频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等等。设置情境法具有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有趣而忽略的内容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所找的教学素材一定要与本节课相关联。比如一节语文课:“同学们,我给大家出一道谜语,大家都猜到了这个谜语的谜底是花生。下面呢我们就来学习《杨梅》。”这就是一种失败的情景导入法。
3、实验导入法:这种方法常用的是理科的教学,但是文科若有需要也可使用。这种导入方法专业性较强,所以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室没有实验器材而你的试讲又必须要用到某种器材,那么你就需要完整的、规范的演出操作器材的过程,而不能因为是演就动作随意不规范操作。
四、 结语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为了能在短短的试讲中有效的体现出导入的作用,以上介绍的三种方式就是最常用且有效的导入方式,最后祝大家一考成功。
阅读推荐:教师资格证培训 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 教师招聘培训 教师资格证面试培训 教师招聘辅导班 教师资格证网校哪个好 华图网校教师资格证 华图网校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 教师资格证辅导机构
课程 文章 问答 资讯 评论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