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答题复习方法

来源:简单网校

发布时间:2016-03-04

 

  文综答题复习方法
 
  想不出答案也不要留白
  文综考试时,选择题必须要在35-40分钟完成,政治大题40分钟,历史大题35分钟,地理大题35分钟,最后至少留下5分钟浏览全卷,检查是否做齐题目。
  答题顺序上,以自己的习惯为主。建议先做选择题,35题一次性做完,涂卡,并检查是否涂错。大题方面,建议按题号顺序答题。但如果某个科目特别好,得分把握大,可以先做。如果认为对自己来说最难、最耗时、最没得分把握的科目,大题放在最后做(既可避免破坏心情、打击信心,又可确保得分高)。
  答大题时,若想不出答案,千万别放弃。任何题目最终主要还是考查对书本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所以,遇到不会答的题目时,别着急,一定是考查书本的某块知识,冷静下来,就能找到答案。
  千万不要留有空白。想不出答案来,乱写几句上去,说不定也会有分拿的。高考(课程)文科综合有些题目是送分题,你不写字,分怎么送得到你手中呢?
  三科基础分莫轻视
  文综是三科的和谐,所以在后期复习中用力应该相对均衡,具体表现为复习时间上的相对均等。可以在一些薄弱科目中相对容易增分的板块多下些功夫。
  注重基础知识复习
  在最后阶段的备考中,各校老师会有具体的指引,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计划方法:高层次的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计划,在全面复习主干之余,有重点地复习相对薄弱的内容;层次较低的学生,建议完全按照老师的指引制定计划。但无论哪一类学生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要抱着“能复习到哪就算哪”的思想。
  近年高考场上反馈的文综问题,首要的一定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哪一科,在最后阶段都应该注重基础复习: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图像等等。如地理的“地质作用”、“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三种水循环的名称;自然带、气候类型的名称等基本的地理名词;如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板块构造图等基本图像都必须掌握。
  能力拉分莫畏难
  高考场上反馈的第二大问题是“学生学科能力不强”,能力包括学生提取信息,解读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能力?首先,在复习时,注意主干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主干知识的体系构建,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从知识体系中提取适用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其次,做题或回顾错题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图文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最后,注意回顾一些常规的答题角度,如地理的原因分析题,往往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展开;分析气候特点的答题角度,往往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错题宝典莫丢弃
  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保持一定量的题目训练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要在刷题的满足中忘记了曾经的错题宝典,在最后阶段,要把曾经的大考错题、老师讲评过的错题重新看一遍。心理学家说:“50%的人会重复犯错”,当我们把错题暴露的薄弱知识点或者做题技巧的问题及时扫清后,高考增分绝不是难事。
  关注时事莫畏新
  政治学科的考试说明一直把“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列入考试范围。地理的高考题中也会或显性或隐性地结合一些时事热点考查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历史也要求学生适当关注史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应对这类貌似新颖的题目首要还是基础知识要过关,但是也不妨在平时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如“一带一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避免在考场上束手无策。
  文综分科指导
  科目历史
  形成自己公式化的答题技巧
  历史高考是以考查重要知识和重要概念为主,所以在复习中切忌钻难题、怪题。
  建议熟悉教材内容,尤其是熟悉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如“三省六部制”,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善于联想书本内容和照抄材料;此外,还有架构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把主要概念放入其中。这样,可以知道某个知识点在单元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又可以把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清楚。
  尽可能形成自己公式化的答题技巧。历史科目问题设置的方式不多,背熟一些典型的答题模板,遇到问题要进行类比、迁移,举一反三。
  科目地理
  重点应放在地理原理和规律
  建议重读考试说明,研究2015高考的新变化。重视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典型示例反射了高考命题的主干考点。(典型/方向/重点内容/方式/思路/说明);明确考核目标与要求(地理学习能力/学科素养)。从考点分布来看,高频考点主要分布在大气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和工业、城市区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考前复习重点应放在地理原理和规律,强化区域定位知识,巧记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构建思维模型和答题模板,使之在头脑中处于清晰的地位,能够做到跳跃自如,非选择题才能得高分。
  考前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重看一次课本,而是要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分布规律/时空变化/地理要素的联系/区域差异等),学会舍弃。
  注意审题与答题,预防失分。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知识点),考查的意图和考查的能力层次;重点分析的地理知识、原理、过程、规律;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在审题基础上,重在对主观题答案的组织表达,设问的指向性,答题的针对性。
  科目政治
  同一问题举一反三
  经过一、二轮的复习后,考生基本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并以知识体系为线索,再次回归教材里的基础知识,更加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知识。要全面阅读教材,关注细节,不留知识死角,特别要关注单元、课、框题、目的标题,弄清知识范围,防止知识的缺漏。对于较生疏的知识点一定要多看几遍,消除对知识似是而非的不准确现象。
  适当做一些适应性训练,但要精做题,重分析,不搞“题海战术”。尽量精选题目和题型,要善于围绕题目的设问串起相关知识或者相关时政热点的复习,同时,还可变换思路设想同一个问题的其他可能的设问角度,举一反三,做到以点带面的复习效果。题量建议每天控制在12道选择题、一道大题3个小问,大约30分钟。对于主观题,注意答题要规范、语言表达要简洁、准确,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表述的完整性和材料分析的准确性。
 
 

文章来源:

高中网校:
高考补习:

简单学习网高三视频资源

高考一二轮等课程,3 天VIP会员免费体验

免费试听查看
 

课程 文章 问答 资讯 评论 百科

注册/登录